全国语言文化推广委员会 央视cctv频道战略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交流
儿化音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11-18 09:33:11 阅读:

中原至北方等多地方言中有许多词汇的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做儿化。儿化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其标志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儿化后的字音仍是一个音节,但带儿化韵的音了一般由两个汉字来书写,儿化音的代表当属北京话,其次则是天津话开封话
 
儿化是否使韵母产生了音变,取决于韵母的最末一个音素发音动作是否与卷舌动作发生冲突(即前一个动作是否妨碍了后一个动作的发生),若两者发生冲突,妨碍了卷舌动作,儿化时韵母发音就必须有所改变。
 
普通话中除er韵、ê韵外,其它韵母均可儿化。有些不同的韵母经过儿化之后,发音变得相同了,故归纳起来普通话39个韵母中只有26个儿化韵。
普通话中,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的功能,如“顶”作动词,“顶儿”作名词;“一点”是名词指时间,“一点儿”作量词,是“少量、少许”的意思。在具有区别词义和辨别词性作用的语境中,该儿化处理的地方一定要儿化,否则就会产生歧义。但在广播语言中尤其是政治类、科学类、学术类的节目中,对语言的严谨程度要求较高,要尽量少用儿化;在书面语言或比较正式的语言环境中也不宜多用儿化。
 
还有一类儿化是表示喜爱、亲切的感情色彩。如:脸蛋儿、花儿、小孩儿、电影儿。
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也常常用到儿化。如:米粒儿、门缝儿、蛋黄儿。
在实际的儿化韵认读中,儿化音与其前面的音节是连在一起发音的,不宜分解开来读(即不可把后面的“儿”字单独、清晰地读出)。但在诗歌散文 等抒情类文体中,有时为了押韵的需要,可单独发儿化韵的音,如“树叶儿,月牙儿”。
 
1.以a、o、ê、e、u(包括ao、eao中的o)作韵尾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其读音变化不太大,卷舌动作与其本身的发音冲突不大,所以儿化时直接带上卷舌音色彩即可。其中,e的舌位稍稍后移一点,a的舌位略微升高一点即可。如:
a→ar:哪儿nǎr 手把儿shǒubàr
ia→iar:叶芽儿yièyár 钱夹儿qiánjiár
ua→uar:画儿huàr 浪花儿lànghuār
o→ou:粉末儿fěnmòr 竹膜儿zhúmór
uo→ror:眼窝儿yǎnwōr 大伙儿dàhuǒr
e→er:小盒儿xiǎohér 硬壳儿yìngkér
ue→uer:主角儿zhǔjuér 木橛儿mùjuér
ie→ier:石阶儿shíjiēr 字帖儿zìtiěr
u→ur:泪珠儿lèizhūr 离谱儿lípǔr
ao→aor:小道儿xiǎodàor 荷包儿hébāor
ou→our:老头儿lǎotóur 路口儿lùkǒur
iao→iaor:小调儿xiǎodiàor 嘴角儿zuǐjiǎor
iou→iour:小球儿xiǎoqiúr 顶牛儿dǐngniúr
2.韵尾音素以i、ü为主要元音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因i、ü开口度较小,舌高点靠前,i、ü此时又是韵腹不能丢去,故与卷动作有冲突。处理的方法是先增加一个舌面、央、中、中圆唇元音,再在此基础上卷舌。如:
i→ier:锅底儿guōdǐr 柳丝儿liǔsīr 玩意儿wányìr
ü→üer:ih 小曲儿xiǎoqǔr 毛驴儿máolǘr 有趣儿yǒuqǔr
3.韵尾音素为I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因I的发动作与卷舌有所冲突,儿化时韵尾I丢失,在主要元音的基础上卷舌。舌位在有的主要元音,由于受卷舌动作的影响,舌位向央、中方向后移。如:
ai→ar大牌儿dàpáir 窗台儿chuāngtáir
ei→er:同辈儿tóngbèir 宝贝儿bǎobèir
uai→uar:糖块儿tángkuàir 一块儿yīkuàir
uei→uer:口味儿kǒuwèir 一对儿yīduìr
4.韵尾音素为n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因为n的发音妨碍了卷舌动作,所以儿化的韵尾n音要丢失,在主要元音基础上卷舌。原来舌位在前的主要元音,儿化后其音的舌位向央、中方向后移,主要元音妨碍卷舌的i、ü时,要增加一个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再在此基础上卷舌。如:
an→ar:顶班儿dǐngbānr 传单儿chuándānr
en→er:亏本儿kuīběnr 命极儿mìnggēnr
ian→iar:鸡眼儿jīyǎnr 路边儿lùbiānr
in→iar:用劲儿yòngjìnr 手印儿shǒuyìnr
uan→uar:好玩儿hǎowánr 拐弯儿guǎiwānr
uen→uer:皱纹儿zhòuwénr 开春儿kāichūnr
üan→üar:圆圈儿yuǎnquānr 手绢儿shǒujuànr
ün→üer:合群儿héqúnr 花裙儿huāqúnr
5.以舌尖前元音-I或舌尖后元音-I作韵尾的韵母作儿化处理时,因其发音的开口度小,且舌尖已接近齿背或前硬腭,已妨碍了卷舌动作,故儿化时应将其变为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卷舌。如:
-i→er:找刺儿zhǎocìr 柳丝儿liǔsīr
-i→er:树枝儿shùzhīr 找事儿zhǎoshìr
6.以nag为韵尾音素韵母作儿化处理时,nag的发音部位在后(并不妨碍卷舌动作),但由于nag是鼻音,发音时口腔中没有气流通过,所以卷舌时就不能形成卷舌特点。故作儿化处理时要将nag音完全丢失,再在主要元音的基础上卷舌。若主要元音妨碍了卷舌动作的话,就增加一个鼻化的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再在此基础上卷舌。如:
ang→?r:茶缸儿chágāngr 药方儿yàofāngr
iang
i?r:小羊儿xiǎoyángr 菜秧儿càiyāngr
uang→u?r:竹筐儿zhúkuāngr 门窗儿ménchuāngr
eng→(e上面小波浪)r:跳绳儿tiàoshéngr 竹凳儿zhúdèngr
裤缝儿kùfèngr
ong→(u上面小波浪)r:小洞儿xiǎodòngr 抽空儿chōukòngr
酒盅儿jiǔzhōngr
iong→ü(e上面小波浪)r:小熊儿xiǎoxióngr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首 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交流 | 专家诵读 | 证书查询 | 通知公告 | 师资培训 | 权威认证 | 合作院校 | 申请考点 | 运势 青睐网
Copyright © 2018-2020 koucaic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57020473   鲁ICP备2001585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