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语言文化推广委员会 央视cctv频道战略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交流
学习主持必须掌握的眼神技巧!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8-31 08:44:15 阅读:

   

      作为主持人掌握眼神交流的技巧,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的运用包括注视和交流。学会用眼睛说话,把自己真实的感情流露在眼睛里,随时运用眼神与听众交流感情,这是作为一个优秀主持人应该掌握的。

 

1.)丰富的面部表情能使有声语言获得更佳的表达效果。而在整个面部表情中,最鲜明、最突出、最能反映深层心理的是眼神。人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都能从眼神中表现出来,甚至能表达出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极其微妙的思想感情。

2.)
对于眼神运用的技巧,第一步就要学会注视,而注视还具体分为:

 

前视法

即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的方法。它要求主持人、朗诵者的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统摄全场。这样,既有利于主持人、朗诵者保持端正良好的姿态,随时注意及调节现场气氛和观众情绪,又可使每个观众都感到主持人、朗诵者在关注自己,从而提高注意力及兴趣。

 

环视法

即用眼睛环视观众的方法。要求主持人、朗诵者的视线,从现场的左右前后迅速来回扫动,不断地观察全场,与全体观众保持眼光接触,增强双方的情感交流。将前视法与环视法结合起来,既可观察到观众的心理变化,还可检验表演效果,控制全场的情绪。

 

专注法

即把视线集中到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方法。要求主持人、朗诵者的视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观众或现场的某个角落,并与之进行目光接触,同个别观众交流感情。这种方法既可启发、引导观众,也可批评、制止不守纪律的观众。

 

虚视法

即似看非看的方法。这种视而不见的方法,可减轻主持人、朗诵者的心理压力,还可表示思考,把观众带入想像的境界。

 

斜视法

即眼珠向左或向右移动的方法。既可表现对左右观众的关注,同时配合面部表情,又可表现欣喜或鄙夷的情感。


3.)需要注意的是,眼睛除了用来注视之外,还应用来交流。如果说注视是为了体现主持人、朗诵者应有的身份,那么,交流则是亲和力的表现。眼神交流技巧一般有以下3种:

 

① 一上台就抬头张望,环视四周,扫视全场,或点视、凝视某物某人。这样,通过或明亮有神,或热情友善,或充满智慧,或正直博大,或坦荡敏锐的眼神,告诉观众你是一个坦诚、灵活、自信的人,一个修养良好的人。

 

② 在主持、朗诵过程中,注意用眼神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内在的丰富感情。主持人、朗诵者的思想感情总是随着内容而起伏变化的。比如说到高兴处,应睁开眼,让它散发出兴奋的光芒;说到哀伤处,可让眼皮下垂,或让眼睛呆滞一会儿,使感情显露出来等等表现方式。
 

③ 在主持、朗诵过程中,目光一般是平视。但根据内容需要,视线可近可远,或闪烁不定,或轮转环视,或用询问的眼光与某一观众交流,或用亲切友好的目光寻求观众的支持。

总之,主持人、朗诵者可依据现场情况,选择具有特定含义的眼神,也可几种方法配合使用。同时,注意与观众之间的眼神交流,以求在语言表达之外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支持。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时刻注意眼神运用技巧的训练。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首 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交流 | 专家诵读 | 证书查询 | 通知公告 | 师资培训 | 权威认证 | 合作院校 | 申请考点 | 运势 青睐网
Copyright © 2018-2020 koucaic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57020473   鲁ICP备2001585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