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声练习
1、单音练习
首先要兴奋,以情运气,以情带声。"兴奋从容两肋开,不觉吸气气自来"。单纯用气易憋在胸部,又浅。要用情感带动气息。
声音不是从口里直接向前淌出去,而是向上从硬腭打上头顶骨;音色不是松软、黯淡的,而是追求金属碰撞之神韵。声音出来不是横的、扁的,而是圆的;不是散的,是集中的。声音从小到大,从低到高。可以用手挡耳、闭眼体会声韵和气息控制。音越高,小腹收缩,腰、胸扩张要越强。舌头尽量放松,下腭不要用力,不要产生舌根紧张、声音是挤出来的感觉。不要一开口就大喊,要在身体各部分都有充分准备的状态下发音。练唱强弱复合的歌,让声音立着出来。
2、唱《洪湖赤卫队》中歌曲
渔民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强~~~~~。切忌声音横着的、散着的、扁的,要浑圆,立得住。
3、深吸一口气,数数。
从1到100,看能数多少。
4、念普通话的调值,体会用发声
A、阴平:气息平稳、集中、胸腹控制稳定。丹田之气就得顶住。如"高、天、中央、基本"。
B、阳平:腹收腰扩由弱到强,气息逐渐加强。如"无、群、学、红彤彤、河流、红旗"。
C、上声:气息有一个气息下沉到提起的变化。胸腹控制力量由稍松变紧。如:"长、海、好、领导"。
D、去声:气息通畅地下沉。胸部在保持控制的情况下,稍有下移的感觉,但两肋不能松软,小腹保持收力,控制住。如"日日夜夜、灿烂、战斗"。

朗诵句段
共鸣点有点体会后,就直接用一段词去找。朗诵时,把气息弹上去。直着敞着发出去不行。要弹到共鸣点。出字立音,上、大、雨、落、幽、燕。声音是横着的就没有共鸣,不集中,主要元音要夸张一点:翻江倒海!夸张,一夸张,就立住了,立不住,共鸣就出不来。
基本功掌握了,还要带上感情,兴奋起来,朗诵时就不想声音了,用感情带动声音,而你如果没有前面这个练习,作品需要时你就拿不出来,就像你没练过踢腿的功夫,表演时那个动作你就不一样。
如"你呀!"激情时音量很大,但仍圆润;没练过声的"你呀!"干涩燥辣。
又如:田野"一片绿啦!"没练过声,越使劲越没声音"一片绿啦!一片红啦!"又虚又沙。
总之,要求声音是要实的不是虚的,要亮的不要松软疲塌的,要圆润,不要单薄干燥。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聚集着乌云。"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前音后音
前音稍后,后音稍前
音量需大时,发音部位与共鸣点产生了矛盾。共鸣点在这上面,口腔着力点在下面,前面这儿,距离太远了,就会挤嗓子。如:生活语言中的Z、C、S、十四、干燥、尖薄,不但听起来太靠前,而且还有兹、兹的杂音;有的为了追求声音宽厚,又一味压低声音,发音靠后压舌根,浑浊沉闷,送不出来,且有喉音,易坏嗓子,这都不好。要在不改变本来字音的限度内,尽量使声音向口腔中部接近,这样,声音厚实响亮,并能缩短发音过程,利用口齿灵活。具体方法就是前音稍后,后音稍前,或者说"开音稍闭,闭音稍开"。
前音稍后,即闭音稍开:
如“衣”,舌面前元音,部位靠前,属于开口度小的闭音,如发音时口腔着力点稍后点,嘴略开一些,就响亮得多。
后音稍前,即开音稍闭:
"搞",g的发音部位是舌根,O又是舌面后元音,"搞"的整个发音是靠后的,如发音时稍向前些,声音就清一些。念"新高潮"
如:花,整个发音,要求口张开,但张得很大,声音会散,不集中,发音时收拢一下嘴形,声音就集中有力。练唱《红河谷》中"啦、啦、、、、、、"
1、距离发声练习:
假设分别向一个人、十个人、五十人、一千人,在教室、大礼堂、体育馆等地朗诵或喊口令,十分精确地运用声音。
2、障碍发声练习:
含半口水在嘴里说话或大笑,不让漏出一滴水来。这是为了消灭在台上唾沫四溅的毛病。
跑五十米后再回来朗读一篇文章,面不改色气不虚喘,能控制呼吸。
3、气音发声练习:
A、用气数数或念字母。
B、两人说一段私密话,听者无论走到哪个角落,都听得清是什么内容。
C、用气音朗诵"我、、、、、、不行了、、、、、、这仇、、、、、一定、、、、要 ""难道、、、、、、是他?、、、、、"(心理描写)
D、用气声唱一段歌,如,《垄上行》。
一、吐字
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把发音的力量放在"字头"上,利用爆发力量带动字腹和字尾的响度,这样,声音放得远,嗓子又省劲。因为发音部位肌肉一紧张,口腔和舌也相应紧张,造成口腔内压力,发出的音就有分量,爆破时一股紧蓄的气流突然喷吐出来,所以戏曲界称之为"喷口"。发任何字头,其实都有喷口的问题。对比发音:(字头无力的)"暴风雨!"气跑了,是淌出去的,声音疲塌无力。(有喷口的)"暴风雨!"是"弹"出去的,有弹性有力度,把胸腹的气息控制与口腔阻气配合。气托声,就很省力。
练习方法:
1、双唇(b p m f)"喷"!
A.爆竹声:bi bibobo、、、、、、;pi pipapa 、、、、、、;pa papa、、、
B.声带不颤动,仅用双唇阻气爆破成声:bubu
C.双唇打嘟唱歌babababababa bu
D.念绕口令:
E.八百炮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后炮。
F.唱几句戏练喷口:"八年前、、、、、、"、"哪怕虎豹豺狼"、"一定要大放光芒"。
2、舌尖:(d t n l zh ch sh z c s)"弹"!
A.摹仿机枪"dada da、、、、、、"
B.摹仿快艇急速的马达声:dudu du、、、、、、
C.用舌尖很有弹性、有力度地弹唱一段歌曲:"啦、啦、、、、、、、"
D.念绕口令: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不要知道说不知道,也不要不知道说知道。
3、牙:
A.嘴张开,上下齿轻碰或旋转磨擦出声。
B.用"shi~~~"声音制止对方活动。
C.摹仿火车将开动的撒气声。"si~~~"
4、舌面(j q x)(力点向舌面中移动一些,舌要放松)。
念绕口令:
天上七颗星,树上七只鹰,墙上七根钉,钉上七盏灯。
地下七块冰,遮满天上星,赶走树上鹰,拔掉墙上钉。
吹灭了钉上的灯,踏碎了地下的冰。
5、舌根:(g k h)(要点)"啃"
念: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
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深深的苦痛"、"口难张"
6、擦音和送气音:
稍不慎就出现嚓嚓噪音,影响语言的清澈和干净。录音就更显著,所以要节制气流。发声时要有反向吸气的感觉,开口要快,不要迟缓,把通道缩窄,以免漏气。如"西风烈"。
二、归音
韵尾要归到家,不要初起就完了,要收住,不然韵尾不清。当然,具体运用时就不能归得太死,否则影响韵腹的口腔开度,造成口齿不灵活,感情表达迟滞。但练基本功时必须矫枉过正,运用时再灵活掌握。
归音练习:(同时配合吐字)
摇条辙:艳阳天,春光好。风和日丽真逍遥。红的花,绿的草,杨柳树下有小桥
梭坡辙: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言前辙: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中东辙: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油求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怀来辙: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还。两岸清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人辰辙:渭城朝雨浥轻晨,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江阳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灰堆辙: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乜斜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发花辙: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七辙;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故苏辙: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气息的把握
1、呼吸器官与呼吸原理
2、几种呼吸方式的比较
3、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要领
4、呼吸控制的训练法
训练方法:
闻花香
请想象有一盆米兰或腊梅,幽幽的清香向你阵阵袭来,你柔和地、不出声地用深呼吸嗅着花香——胸部极力扩张,小腹尽量收缩,让浓郁的香气一直吸到肺的底部。
吹手心
有如做“气功”那样站立,腿微微叉开,肩松头正,目平视,手臂前伸,掌心朝自己面部,用胸腹联合呼吸法作深呼吸,呼吸时徐缓均匀地吹着吐出气息,使手掌心不明显感到气流吹来。
气息操
双目微闭,站立为宜。自练时心中默念口令;集体练由一人领操。共十节:快吸快呼——慢吸慢呼——快吸慢呼——慢吸快呼——深吸浅呼——浅吸深呼——鼻吸鼻呼——口吸口呼——鼻吸口呼——口吸鼻呼。
气推声
吸足气——用吹“灰”方式发“u”
吸足气——用叹气的方式发“u”
吸足气——用咳嗽方式发“u”
吸气数一、二、三、四┈┈十
吸气数一二、三四、五六┈┈九十
吸气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吸气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气声数数
先吸组一口气,屏息数秒,然后用低微、均匀并带有气息的声音(如说悄悄话那样)数1——100,中间不换气。
压腹数数
平躺在床上,吸组一口气,然后在腹部压上一摞书,开始数数儿:1、2、3、4、5┈┈50。
跑步背诗
作中长距离跑的开始阶段,当呼吸出现轻微喘息时背几首古诗。最初作此训练时。可两人配合进行。二人并肩小跑,一递一句地背下去。
“数葫芦”“抬米”
吸足一口气然后数下去。
短语练习: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
句子练习:一个蚂蚁抬一粒米/两个蚂蚁抬两粒米/三个蚂蚁抬